學校實驗室廢水排放與處理方式
時間: 2020-08-18 09:38:28 瀏覽次數:1265
隨著大學規模的擴大和科研項目的增加,對實驗室的需求增加,不同類型的實驗室的數量增加,實驗室產生的廢水也大大的增加了。
隨著大學規模的擴大和科研項目的增加,對實驗室的需求增加,不同類型的實驗室的數量增加,實驗室產生的廢水也大大的增加了。
學校實驗室的廢水排放周期不確定,廢水排放量不規則,所含污染物的組成較為復雜。從實驗室排出的廢物根據其化學性質分為有機廢水和無機廢水。無機廢水主要包括酸堿廢水,含重金屬(Hg,Cr,Pb等)的廢水,含硫化物的廢水和含鹵素離子的廢水。有機廢物的兩種特性,富含有毒物質(苯酚,苯胺等)和高度易燃易爆的物質(例如,包括過氧化物在內的有機化合物),有機化學實驗在環境污染中更加突出。實驗室中的廢水量相對較小,但是如果直接排放,對環境的污染很大,因此迫切需要防止實驗室中的污染并加強處理。如今,在大學實驗室中,通常實驗室產生的廢水,甚至不經處理直接將其排放到下水道中。
實驗室未經處理的廢水直接排入城市的下水道系統,對河流,湖泊和地下水造成嚴重污染,污染了魚類和土壤。從無機廢水到水體的酸堿廢水排放會影響水生生物的生產和漁業生產,而向農業土地的排放會酸化或破壞土壤并損害農作物。重金屬廢水主要包含鉛,汞,鎘,鉻和砷等離子體。一次攝入大量這些物質會導致急性中毒。多次少量攝入可引起致畸,致癌和人類突變。將有機廢水排放到水中會造成生態影響,生物體類型和數量的變化,溶解氧的影響,危害水質和水生生物的生存。因此,有必要加強大學化學實驗室的管理,研究化學實驗室廢水的綜合處理方法,培養學生的綠色環保意識。
實驗室廢水的預防和控制始于減少污染源,目標是減少污染,資源利用和無害化。減少是指在允許教師達到其期望目標的條件下,減少在實驗性藥物設計中引起污染的藥物用量。在化學實驗中,正在進行一項結合微量和半微量元素的實驗計劃,以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用于微化學實驗的試劑的量為常數的1/10至1/1000,可以大大減少實驗室的廢物排放并降低實驗室成本。循環利用是加強廢水和殘渣的循環利用以及可循環利用化學物質的使用。
例如,讓學生回收實驗中殘留的化學物質,或回收廢水中的貴金屬(如銀)以用于下一個實驗。無害是在實驗中使用無毒無害的藥物,而不是有毒和有害的物質。例如,在測量污水中COD含量的實驗中,使用了污染程度較低的高錳酸鉀方法代替了污染程度較低的重鉻酸鉀方法。對于毒性和污染實驗,請改用模擬實驗或低毒性實驗。計算機模擬實驗和玻璃模擬系統的模擬實驗可用于實現某些實驗的無污染操作。
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廢水處理實質上就是采用各種手段和技術,將廢水中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達到國家下水道排放標準。每種廢水處理方法都是一種單元操作,由于高校化學實驗室廢水污染物是多種多樣的,不可能預期只用一種方法就能把所有污染物去除殆盡,因此處理廢水往往需要幾種方法組合,綜合作用,才能取得較好的處理效果。目前國內外有許多處理方法,如混凝沉淀法、半透膜法、反滲透法等,我們在實際應用中,要從經濟性、安全性和處理效果入手,以最少的投資處理獲得最大的環境效益,致力于廢水污染治理,保護環境。
可以從其他有機廢水處理中學到學校實驗室污水處理方法。一般來說,有機廢水處理技術主要包括生物方法和物理化學方法。盡管有機物濃度高,毒性強,水質和水量不穩定,生物處理效果不好,但理化方法在這種廢水處理中具有明顯的優勢。
本文由水天藍環保(http://www.www.sxwhd.com/)原創首發,轉載請以鏈接形式標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