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廢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時間: 2020-05-27 10:04:41 瀏覽次數:1581
在設備醫療機構廢水處理的工程的時候必須按照相關的技術規范來,否則會后續的使用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甚至醫療機構廢水處理后達不到排放標準。
在設備醫療機構廢水處理的工程的時候必須按照相關的技術規范來,否則會后續的使用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甚至醫療機構廢水處理后達不到排放標準。
醫療機構廢水處理工藝規范:
目前,《醫療機構廢水處理設計規范》是醫療機構廢水處理設計的參考標準,同時,醫療機構廢水的處理也比較復雜。由于醫療機構的人口密度相對較高,必須綜合考慮廢水處理工藝的先進性,經濟適用性和穩定性。其中,高穩定性,減少投資,減少空間占用和降低運營成本是首要原則。它可以自動處理廢水并簡化所有操作。
在處理廢水時,醫療機構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并且相關過程的設計必須結合實際情況。本文對醫療機構的廢水處理工藝和消毒劑選擇進行了深入研究,并運用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相關科學研究理論對醫療機構的廢水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處理。
醫療機構廢水處理工程設計技術規范:
預處理工藝
醫療機構廢水預處理系統分為特殊性質廢水預處理和常規預處理。常規預處理通常由格柵、預消毒池、調節池、脫氯池、初沉池等根據水質及處理要求組合而成。
特殊性質廢水預處理
特殊性質廢水應分類收集,足量后單獨預處理,再排入醫療機構廢水處理系統。預處理方法分別為:
1.酸性廢水來源于醫療機構檢驗或制作化學清洗劑時使用硝酸、硫酸、過氯酸、一氯乙酸等酸性物質而產生的廢水。
酸性廢水宜采取中和法。中和劑可選用氫氧化鈉、石灰等,中和至pH值7-8后排入醫療機構廢水處理系統。
2.含氰化物的廢水是從醫療機構來的,這些機構使用氰化鉀,氰化鈉,鐵氰化鉀,亞鐵氰化鉀和其他含氰化物的化合物進行血液,血清,細菌和化學分析。
對于含氰化物的廢水,必須使用堿性氯化法。含氰化物廢水處理池的有效容積必須能夠容納半年以上的廢水。
3.含汞廢水用于醫療機構各門診的處理,含汞監測設備的損壞,分析和檢查,以及高氯化物汞,高硝酸汞,高硫氰酸汞,用于生產少量廢水。它起因于使用高毒性物質(如酸鹽)。對于含汞廢水,必須采用硫化鈉沉淀+活性炭吸附法。吸附在活性炭上之后,進入醫療機構的廢水處理系統之前,廢水中的汞濃度符合相關的排放標準。汞濃度小于0.02mg / L。
4,含鉻廢水使用重鉻酸鉀,三氧化鉻,鉻酸鉀等化學物質,從病理,血液,實驗室檢查等產生廢水的醫療機構中排出。對于含鉻廢水,必須采用化學還原沉淀法。經過處理后,廢水中的六價鉻濃度符合相關的排放標準,然后才能進入醫療機構的廢水處理系統。含量小于0.5 mg / L。
5.印刷及印刷廢水來自醫療機構放射科沖洗和沖洗膠卷產生的廢水和廢水。開發廢水必須采用過氧化氫氧化法。經過處理后,廢水中的六價鉻濃度符合相關的排放標準,然后才能進入醫療機構的廢水處理系統。收集打印/顯影廢液后,將其交給專門處理危險固體廢物的部門。
6.放射性廢水處理
a)放射性廢水來源于同位素治療和診斷產生放射性廢水。放射性廢水濃度范圍為3.7×102
Bq/L-3.7×105Bq/L。
b)放射性廢水處理設施出口監測值應滿足總a<1Bq/L,總β<10Bq/L。
c)同位素治療排放的放射性廢水應單獨收集,可直接排入衰變池。
d)收集放射性廢水的管道應采用耐腐蝕的特種管道,一般為不銹鋼管或塑料管。衰變池應防滲防腐。
e)衰變池按運行方式可分為間歇式和連續式,衰變池按使用的同位素種類和強度設計。衰變池的容積按最長半衰期同位素的10個半衰期計算,或按同位素的衰變公式計算。
f)放射性廢水處理后直接排放,不進入醫療機構廢水綜合處理系統。
醫療機構廢水排放標準:
現有標準
當前實施的“綜合廢水排放標準”(GB8978-1996)為醫療機構廢水,其接收區域的各種功能以及CoD和Ss提供了相應的糞便大腸桿菌計數和殘余氯標準。 根據理化指標指定。 沒有特殊要求,只需要滿足其他相對較低要求的下水道設施的標準,沒有上限,僅指定殘留氯的下限。
根據當前的標準,現有的醫療保健機構配備的廢水處理流程水平很低:(1)影響消毒效果的高濃度懸浮固體;(2)水質波動較大,另外 消毒劑的使用量難以控制;(3)消毒副產物的產生,對生態環境的安全性影響很大(4)殘余氯標準沒有上限,過量的氯對生態系統是安全的。
本文由水天藍環保(http://www.www.sxwhd.com/)原創首發,轉載請以鏈接形式標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處!